2008年12月24日 星期三

隨意搜尋


重點
看完隨意搜尋這本書,發現很有趣的地方,他從人所身處的地理環境 (現實) 推到現代網路的虛擬空間(抽象)再到語義學和資料架構的ㄧ系列過程,都是相關的。並且已『可循性』為本書的主旨貫串全文。然後再延伸出普遍運算和網際網路與現今存在於社會中的價值和造成的變化做一個探討。

Thinking
突然想到,過去,是資訊貧乏,要找到新的消息可能要靠說書的,或口耳相傳,但裡面可能都充滿了一些誇飾不實,而我們卻容易相信;現在,資訊膨漲,排山倒海而來,也是充滿了真與假,我們對於信任度卻下降,這樣子是代表我們辨識資訊能力是前進還是退步?還是媒體帶來訊息混淆視聽?所以,書中説道:『我們應該把焦點從建立豐富資訊轉移到解決注意力貧乏』。因為,我們已經忘記我們的目標是什麼?所以怎麼還找的道路逕。或許依靠聰明物件,普遍運算可以給我們一些指引,但是到頭來我們還是被牽者鼻子走,會不會喪思自我判斷與選擇的能力?

再來WEB2.0帶來的是雙向性溝通,剛好站在推與拉之間,當你往前一探究近時,許多分歧點要你選擇,就是因為『無遠佛界』,而迷路其中,使用語言、符號混雜滿天飛才會出現邊界物件,火星文出現就是一個奇特例子,甚至連大學聯考都會參一腳,似乎ㄧ切正規劃,你若不參與就OUT。

另外,在部落格收尋他人文章時,我們會依自身想要資訊進而搜索連結,已讓我們增加自己知識,但是無意之中連結到色情網站,那我們只好自認倒楣?奇怪,我只是依循連結而已,只是沒想到近然掉入陷阱之中,瞬間信賴度降至冰點。

最後在結論部份我覺得『好的可循性帶你上天堂,不好的可循性帶你下地獄。』在書中,在依靠可循性之下chris Anderson 發明了『長尾理論』一詞,而且Amazon、ebay、google…等,都是這受惠者。但我覺得可循性只是路標,我們應該照自己判段分類該走的道路為何才是吧!


2 則留言:

coscienza critica 提到...

ciao :-)

Dar.阿達 提到...

http://tangible.media.mit.edu/project.php?recid=116